读书训-明-祁承业

读书训 明 祁承业      范文正公少时,多延贤士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之游,昼夜肄业帐中,夜分不寝。后公贵,夫人李氏收其帐,顶如墨色,时以示诸子曰:“此尔父少时勤学,灯烟迹也。”   朱穆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坠坑岸。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之几足。穆愈更精笃。   江总幼笃学,有词彩。家传《易》,有赐书数千卷,总读未尝释手。   广汉朱仓,仅携钱八百文之蜀,从处士张宁受《春秋》。籴小豆十斛,肩之为粮,闭户精诵。宁矜怜之,敛得米二十石给仓,仓固不受。   贾逵好《春秋》、《左传》,常自课月读一遍。   孟公武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作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公武读书,昼夜不懈,肃奇,以为宰相之器。   荀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为最。”   沈攸之晚好读书,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间,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   董遇性质讷而好学。兴平间,关中扰乱,与兄季中采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喜《老子》,作训注;又喜《左氏传》,更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必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自见也”。   扬子云工赋,王君大习兵,桓谭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习服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刘峻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焫其鬓发,及觉复读。闻有异书,必往祈借。崔慰祖谓之书淫。   梁元帝在会稽,年始十二,便知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闭斋张葛帏避蝇独坐,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授,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   刘松作碑铭以示卢思道,思道多所不解,乃感激读书,师邢子才。后为文示松,松复不能解。乃叹曰:“学之有益,岂徒然哉!”   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事弈棋,令苍头执烛,或睡顿,则加杖,奴不胜痛楚,乃曰:“郎君辞父母博官,若为读书,执烛所不敢辞。今弈何事也?如此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琛惕然大惭,遂发愤研习经史,假书于许赤彪,闻见日富,仕至侍中。   陈莹中好读书,至老不倦。每观百家文及医卜等书,开卷有得,则片纸记录,粘于壁间。环坐既遍,即合为一编,几数十册。   左太冲欲作《三都赋》,乃诣著作郎,访岷邛之事。构思十稔,门庭藩溷,皆著笔札,遇得句即疏之。   王彪之练悉朝仪,家世相传。并著《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谓王世青箱学。   叶廷为儿时,便知嗜书。自入仕四十余年,未尝一日释卷。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尝恨无赀,不能传写。闲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录之,名《海录》。   韦敬远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钞灵数十万言。晚年虚静,惟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著述,咸削其稿。   李永和杜门却扫,绝迹下帷,弃产营书,手自删削,每叹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相关文章

上蔡语录-宋-曾恬

上蔡语录 宋 曾恬 提要 卷一 卷二 卷三 跋   提要   《上蔡语录》三卷,宋曾恬、胡安国所录谢良佐语,朱子又为删定者也。良佐字显道,上蔡人。登进士第。建中靖国初,官京...

三鱼堂剩言-清-陆陇其

三鱼堂剩言 清 陆陇其         卷一计二十条      卷二计三十九条      卷三计三十二条      卷四计二十七条      卷五计四十五条      卷六计...

世纬-明-袁袠

世纬(明)袁袠撰   ●自序   昔孔子谓,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悲夫!古之人苟怀抱材德者,曷尝不欲匡依明圣,兴立事业者哉!而卒托之空言,命也。是以君子进则勒洪伐于钟彝,...

中论-汉-徐干

中论   序言、弁言   徐干中论序   曾巩序   刻徐干中论序   卷上   治学第一   法象第二   修本第三   虚道第四   贵验第五   贵言第六   艺纪第七...

东宫备览-宋-陈模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   东宫备览   儒家类   提要   (臣)等谨案东宫备览六卷宋陈谟撰谟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进士嘉泰二年除秘书省正字三年兼国史院编修开禧三...

二程粹言-宋-程颢

二程粹言 宋 程颢程颐       卷一论道篇    卷二论学篇    卷三论书篇    卷四论政篇    卷五论事篇    卷六天地篇    卷七圣贤篇    卷八君臣篇    ...